省市专家联合护航 助力金堂蔬菜产业发展 金堂融媒 2021-09-27 10:36:50 9月26日,金堂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全县蔬菜种植大户160余人,在赵家镇平水桥村和官仓街道叶家店村分别开展果园综合利用套作豌豆尖节本增效生产技术示范授课和蔬菜菌渣育苗基质推广应用授课,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市农林科学院、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团队专家在现场进行讲授。在平水桥村还召开了“四川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成都市丘区豌豆尖品质提升及节本增效生产技术研究应用项目”技术鉴定会。 为做好蔬菜保供工作,进一步推广蔬菜新优品种和实用技术,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市农林科学院、县农业农村局联合组织了此次技术示范授课。“我们家庭农场依托市农林科学院和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团队,在幼龄果树下套种豌豆尖,既解决了杂草问题,利用“菌渣+羊粪”等有机农肥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实现了增产增收。去冬豌豆尖最高批发价格达到了9元/斤,亩产量1500公斤,亩产值增收7500元以上。”平水桥村双堰家庭农场负责人段开迅的开场白就吸引了种植户们的兴趣。据了解,该项目以赵家镇平水桥村双堰家庭农场基地为平台,以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和金堂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技术推广支撑,针对当地豌豆尖产业品质标准不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土质劣化、农业废弃物面源污染、劳动力成本增加等瓶颈问题,筛选示范3个优质无须豌豆尖新品种,推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绿肥还田技术3项,示范建设优质豌豆尖新品种、新技术核心区面积100亩,带动连片面积200亩。试验期间,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活动5次,培训农村科技人员及技术人员500人次以上,发放各类蔬菜技术资料1000册以上,直接带动30户农民增收1000元/人左右,辐射带动300余户农户增产增收。 “绿叶菜在成都农产品消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金堂蔬菜产业在成都市乃至全省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小豌豆尖成了金堂增收的大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蔬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晓俊在现场肯定道,他希望大家都能按照在平水桥村摸索出的种植技术、种植模式和经验发展豌豆尖产业。 当天下午,蔬菜菌渣育苗基质推广应用授课在官仓街道叶家店村金蔬满堂育苗场举行。课上讲解了作为全省、全市最大的食用菌产地,金堂菌类年总产量占全省的70%,因此每年产生的姬菇、羊肚菌、木耳等废弃物及营养料、下脚料约50多万吨,若处置不及时还会引起面源污染。针对这个问题,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站高级农艺师王媛媛近年牵头实施了“成都市现代农业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蔬菜菌渣育苗基质推广应用课题”,通过示范推广“农作物秸秆→食用菌→菌渣+畜禽粪肥→蔬菜育苗基质”的循环经济模式,菌渣育苗可实现平均每株成本降低0.05元,通过配套培育壮苗技术,减少农药施用,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